登革熱的5件事及其防治方法
【衛生宣導】
登革熱的5件事及其防治方法
為防堵疫情發生,校園內應持續加強各項防治作為;大家務必要清除環境孳生源,以降低病媒蚊密度。
從流行地區返國入境時如有發燒、頭痛、後眼窩痛、肌肉關節痛、出疹等疑似症狀,應主動通知機場檢疫人員。就醫時請告知醫師近期旅遊、活動史,以利及早診斷及通報。
1.蚊子傳播給人類
登革熱又被稱為「天狗熱」,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這種病毒會透過蚊子傳播給人類,患者大約會在感染後3到14天發作。
2.分為四種型別
登革熱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,可以分為Ⅰ、Ⅱ、Ⅲ、Ⅳ四種型別,而每一型都具有感染致病的能力;不過如果感染過某一種型別,將會對那一型的病毒終身免疫,但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的病毒。
3.症狀
感染登革熱的症狀包括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痛、出現麻疹樣皮疹,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出血或器官損傷,甚至威脅生命。
4.好發地區
登革熱病毒主要由埃及斑蚊、白線斑蚊等幾種蚊子傳播,而登革熱的好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有點熱又有點濕的環境通常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。
5.感染過程分為三個時期
感染過程分為急性發熱期、極期、恢復期。在急性發熱期時,患者體溫會高達40度,還伴隨全身疼痛;極期會有血漿蛋白滲出,有可能發生器官功能障礙和嚴重出血;恢復期改善情況往往很明顯,不過會伴隨嚴重搔癢和心跳過慢,乏力感也會持續一陣子。
6.預防方法
目前登革熱病毒還沒有獲得批准的疫苗,所以只能從防治方面下手。想要控制整體狀況,最重要的是消滅其孳生地,除了噴藥之外,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減少積水情況,包括改善排水溝的洩水波度、移除家中可能積水的容器,徹底隔離蚊子跟人類的生活場域。
另外,因為登革熱的傳播是靠病媒蚊的飛行,其所到之處都可能成為新的疫區,所以除了清除所有可能讓蚊子孳生的地方,家中最好也加裝紗窗、蚊帳,全方位避免病媒蚊的入侵。